当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大量涌入传统物流业,会给传统物流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呢?能否创造一种新的西安仓库互联网物流生态?
时下,线上的网购、支付宝[微博]、微信营销等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大批新经济互联网企业的涌现更是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诸如快递领域的微信下单、物流领域的菜鸟骨干网、国际物流的运哪儿网,这些融入一定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物流新生儿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传统物流业。“互联网+”的形势下,信息化的时效性使得空间距离相对缩短了,由此引发对物流业提速和快速整合的强烈需求。传统物流业的短板——不快:运送速度不够快、资源整合不够快,暴露无遗。以“双11”为例,一个互联网推动出来的商业运营模式就造成了物流快递的手忙脚乱(快件堆积、运力不足、服务不到位等)——想快都快不起来,不想快也无法慢下来。由于传统物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偏好于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中小规模物流公司为主,提供的物流服务是被动的。同时,物流量已经由制造业驱动向电商业驱动转变,快递、零担类的物流在部分取代传统合同物流,物流越来越快,越来越倾向于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运作模式,越来越需要当商品销售量急剧增加时,快速整合物流资源应对。
近几年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消费者已经习惯两种购物模式:实体店购买和线上网购,后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网购的情形下,传统物流仅仅完成了商品的送达,线上的交易使得消费者无法及时试穿、试吃或试用,与实体店购买相比,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服务。顺丰[微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推出“嘿客”模式,融合了O2O模式、虚拟购物、快件自发自取、便民服务等,在终端社区大范围进行了推广,但却叫好不叫座。“嘿客”推行实体店商品展示、线上交易,融合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一切似乎很完美。但是其连锁店中设置零库存——店里不存货,这导致消费者完成选购、扫码体验后并不能直接带走心仪的商品,需要快递上门服务。它试图改变或创造消费习惯,重心放在了线上的体验,而对于线下的商品即时获得、物流体验与延伸服务却忽视了,消费者不容易接受。电商的积极发展与物流的被动服务的矛盾,使得消费者对体验经济、延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面对速度和体验的双重需求,线下的传统物流业需要推行信息化转型,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发展,成就物流业的“互联网+”策略。用信息化推进转型升级不能只为了做好物流服务、解决快的问题,而是如何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响应电商带来的新需求,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物流生态。
“互联网+”物流形成的首要途径在于,改变原始的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智慧物流。“互联网+”形势下的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建个网站、开发个车货匹配的平台、做个APP发布一些信息,更多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管理监控、运营作业、金融支付等方方面面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比如快递,不但可以做微信下单、微信运费支付、微信跟单,还可以微信保险理赔等全流程微信化。在传统的零担货运中,加入互联网因素将会使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货源的组织可以借助微信、APP等,运输监控的GPS数据实时传输,提货通知、投诉理赔等通过移动互联网更为便捷。
其次,“互联网+”物流为延伸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因为物流掌握了最准确的客户资源(如住址、消费喜好、家庭情况等)。一个简单的现象,消费者对骚扰电话很反感,但是快递就不讨厌,消费者别的电话不接,快递电话还是会接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后,快递企业很容易形成粉丝效应,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和延伸服务,甚至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服务就大有可行性了。
再次,“互联网+”物流还可以向其他业态渗透,开启“不务正业模式”。不是为了做物流而做物流。物流可以不赚钱,甚至可以免费,但是物流延伸出来的业态能够盈利。物流业是最易于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数据、金融、流量、营销等都可以延伸。四川航空免费大巴的共赢秘诀就在于,它将传统大巴运营的盈利转嫁到了司机高价购买车辆、厂家低价供车、航空服务提升带来乘客增加等环节,值得借鉴。实际上,当前淘宝很多商品包邮的做法,将快递费用转移到商品销售中去,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物流免费的假象。“互联网+”形势下,假象会成真吗?只要开启“不务正业模式”,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物流毕竟是一单一单订出来的、一车一车拉出来的、一件一件送出来的,实际运营不可忽视。目前物流公司的小、散、杂、弱等情况,急需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互联网+”物流一定要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做物流平台化。菜鸟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它注入信息化网络管理、注入智能的数据分析,让物流调度智能化、物流节奏控制智能化、分仓存储智能化,这样做基础性平台的公司是整个物流生态链中极易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节点。再如发宝网,引入搜索引擎,引入大众点评模式,线上整合十几万家物流公司,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