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增加库存所带来的好处是:商品种类比较齐全,看上去比较丰满;还能满足顾客临时性的、较大数量的购买。坏处是:商品周转慢,占压资金;占领卖场位置,如果养护失当,则商品陈旧、过期报损。如何使库存保持适当的水平,降低存销比,特别是降低购销商品(相对于代销商品)的存销比?这引起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思考。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商品配送模式,可以改善和提升企业管理库存的能力。
在总部主动配送中,可采用自动调拨商品模块。实现自动调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是:鉴于各门店的商圈不同,商品种类繁杂,市场变化节奏快等情况,为达到控制库存、调整商品结构的目的,依据门店商品在一定时期的历史销售数据,结合概率统计知识,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变化周期内的风险库存量。再结合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配送品种数量,经济合理地计算出不同周期内发送每家门店的经济配送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门店主动要货除了需要门店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技巧,比如习惯、商品知识和销售预测能力外,也需要计算机辅助,以更加科学精确。在配货前,由总部分析门店商品在一定时期的历史销售数据和当前库存,运用数学模型,试算出要货数量,下发门店POS机上;同时给出商品的包装参数、价格、促销等信息,由门店工作人员进行修订和确认后上传。
以上两种配货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比如规律性较强的、销售排前的部分品种可以采取公司主动配送方式,节省门店工作量,也可防止人为的遗漏和重复;而对销售数量波动较大或者销售较少的品种采用门店主动要货,更利于发挥门店调控商品的主动性。在管理和信息处理上,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总部与门店间的信息沟通。比如由管理总部下发经营商品基础目录、代/购销经营方式、毛利率的大小、促销的信息、本店的品种目录、本店的库存总额、本店的销售状况(排行榜、类别分析)、新商品信息、调价信息、库存超限自行报警等等,提供门店参考。这样就可以发挥门店员工的销售积极性,合理控制库存、优化商品结构。
2、设立“区域中心店”制,以解决商品品种齐全与每个店库存过大的矛盾。要求一般门店准备标准配备的商品(品种结构、单品数量);而区域中心店配备齐全的商品,在品类的宽度和深度、单品的数量上占优,并对其卫星店承担调剂功能,从而避免一般的小店存货过大。
商品库存管理一直是商品经营企业面临的难题。现在,一般中小型零售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基本都建立在POS基础之上,其要求具备两大功能:销售作业功能和管理功能。后者包括能够及时准确传输数据、实现辅助调拨商品功能以及门店与管理总部的沟通互动。 一些发展迅速的中小型零售连锁企业,可能经历过以下问题:门店数多,有的门店小,营业额低;专业人员缺乏;店员流动大、整体销售能力不高;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滞后、与业务管理脱节、运行不够稳定,数据无电话传输专线、传输失败等等。
零售连锁企业特别是店铺小而多的企业,其门店商品结构和库存管理,在信息系统中采用的模式有以下两种基本方式:管理总部主动配货(即门店被动)和门店主动要货。两者各有其道理和优缺点,不论是门店主动或是总部主动,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订立原则、设立规范、成立队伍、建立制度)和信息系统的支持(包括:提供参考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提前警告修正)。在不同企业或者是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两种基本方式可选择使用,运用得当均可达到有效控制库存的目的,殊途同归。
对连锁药店来说,一般较多地采用后一种方式。这是因为药品的库存管理较之于一般商品有其难点和特殊性:一般社区药店的部分药品销售周期相对较长、流转较慢;而药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养护失当,易过期失效。
用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良反应特性及配伍禁忌;药品同时具有很强的推荐性(药师的专业服务水准、联合用药)和不可预测性(医院处方、区域用药习惯),顾客在购买时感性的、冲动的成分较少;药店除了要求品质保证外还要求品种齐全,通常是同病异治(药)、同药异病;市场上产品多(同名异方、同方异名;同种异名、同名异种);品牌品种少、条码使用率60%左右。表1将以便利店为例的总部主动配货和以一般社区药店为例的门店主动要货的特点和要求作一比较。
总部主动配货大概基于这样的原理:总部着重集权营销管理、统一商品规划和库存控制标准;门店则专注于商品的售卖和提供服务,各行其道。这种方式可能比较适合于具有门店员工普遍经营管理素质和计算机使用能力不高或者参差不齐、门店拓展压力过大(发展速度快,员工流动频繁或者新手较多)、商品的顾客自主购买率较高等特征的零售连锁企业,例如便利店。
门店主动要货则比较强调门店本身的特点,如商圈、门店布局,以及注重发挥店员、店长的主观能动性,即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门店根据以往销售情况和销售预测,向总部要货。此一般为不可逆过程,配送中心审核门店的要货申请后,对要货的合理性进行确认并配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