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分类法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巴雷特曲线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管理中加以应用的。
通常是将手头的库存按年度货币占用量分为三类:
A.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
B.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25%。
C.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但却占库存总数的55%。除货币量指标外,企业还可按照销售量,销售额,订购提前期,缺货成本等指标将库存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管理者就能为每一类的库存品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实施不同的控制。
A品种数约占库存总数的15%,成本约占70%-80%进行重点管理。现场管理更加严格,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为保护库存记录的准确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盘点,预测时要更加仔细。
B进行次重点管理。现场管理不必投入比A更多的精力,库存检查和盘点的周期比A类要长一些。
C只进行一般管理。现场管理可以更粗放写,但是由于品种多,差错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因为也必须定期进行库存检查和盘点,周期可以比B类长一些。利用ABC分类法可以使企业更好的进行预测和现场控制,以及减少安全库存和库存投资。
ABC分类法并不局限于分为3类,可以增加。不能超过5类,过多的种类反而会增加控制成本。
2.CAV管理法:ABC分类法也有不足之处,表现为C类商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C类商品往往也会导致整个装配线的停工。因此,有些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引用了关键因素分析法。CAV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5类:
1.最高优先级。这是经营的关键性商品,不允许缺货。
2.较高优先级。这是指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商品,但允许偶尔缺货。
3.中等优先级。多属于比较重要的商品,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
4.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要这些商品,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
CAV管理法比起ABC分类法有更强的目的性,在使用中要注意,人们往往倾向于制定高的优先级,结果高优先级的商品种类很多,最终那种商品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CAV管理法和ABC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目的。在对成千上万种商品进行优先级分类时,也不得不借用ABC分类法进行归类。
配送流程优化
一、配送流程的其本内容
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活动包括:拣选、分货(货物分组)、流通加工、保管、配送、订单处理、信息处理等。
2、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货物的入库---对入库货物进行检查和验收---对库存货物的保管----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货物的拣选---货物的出库---对出库的货物进行捆包----出货配送---店铺送货。
二、配送中心流程优化管理
配送中心在运转过程中,要对其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在降低自身流程成本的同时也女里为客户降低成本。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可以从一下几个环节进行努力:
1、进货环节建立预约机制
进货环节也称为备货环节,它是配送中心运转的基础环节。一般来说,在我国现在的实际物流活动中,备货是经销商自己完成的。在物流专业化的情况下。基本上有两种模式:1、提供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承担备货责任,主要通过向生产企业,经销企业订货或购货来完成2、物流、商流两者相分离的模式,订货、购货等工作通常是货主自己去完成,配送中心只负责进货、理货等工作,货物所有权属于货主。
作为物流配送中心的进货环节经过预约、验收、交接单据等详细操作,改进了传统物流进货流程的单据不齐全、时间不确实、仓库操作凌乱的现象,实现了传统流程的部分优化,能够满足配送中心运转和客户的要求。
2、仓储环节优化货物管理
仓储环节是进货活动的延续,在配送中心活动中,仓储有两种形式:
1、暂时储存
2、储备形态。
一般来说,暂时储存形态仅仅适用于周转率大的商品,今天进仓明天出货的商品最适合利用仓库首层暂存区放置。储备是给予安全库存的考虑,按照一定时期配送活动要求和到货周期有计划地确定能够是配送活动持续惊醒的库存数量和形式。储备形态则适用于在仓库存放一定时期的商品,一般放在货架上。物流配送中心在仓库环节的优化实践主要体现在货位管理上,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自主选择货位,简便快速地确定货物存放的详细地址。
3、配送环节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配送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配送中心必须按照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距离较短的货运路线,选择经济、迅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和选用适宜的运输工具。
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按经营主体分类:1)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2)批发商主导型配货中心3)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4)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5)共同型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分类:1)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2)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3)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1)商业货物配送中心2)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1)个别企业的配送中心2)公共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1)通过型(分拣型)配送中心2)集中库存性配送中心(商品中心)3)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运作技术
配送中心核心工艺,主要是指难度较大的"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的核心工艺。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有三条基本工艺路线,即分获路线,拣选式路线和直取式路线。
1、拣选式配货工艺:有负责拣货的工人或拣货的机械,巡回与商品的哥哥储存点,按提货单指示,取出所需商品巡回一遍,则为一个用户(或少数用户)将获配齐。其适用范围是:用户数量不多;用户需要的种类颇多;每种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求的种类有较大的差别;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如及时配送;分获工艺无法操作的大件商品。
2、分货式配货工艺:由负责人每次集中取出商品,然后,巡回渔歌用户的指定货位之间,到达一个货位将该用户所需的数量分出,没巡回一次,将若干用户所需的同种商品分放完毕。如此反复进行,最后,个用户所需之货同时配齐,完成了一轮配货任务。其适用范围是:用户数量多;用户需要的种类有限;每种的需要量不大;个用户需求种类差别不大;用户有较稳定的计划需求;商品体积不大。
3、直起式配货工艺适用范围是:用户所需种类很少,而每种数量又很大时,送货车量可直接抵储存场所撞车,随时送货,而不需单设配货工艺。
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
1、共同配送的类型
配送共同化,可分为以同产业或异产业企业为共同配送基础的横向共同配送,以及如零售与批发、批发与厂商这种以流通渠道各环节成员共同配送为基础的纵向共同配送。
1)横向共同配送1、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同产业共同配送是指处于相同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集中运输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在企业各自分散拥有运输工具和物流中心的情况下,视运输货物量的多少,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开展共同配送。另一种形式是完全的统一化,即在开展共同配送前,企业间就包装货运规格完全实现统一,然后共同建立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共同购买运载车辆,企业间的货物运输统一经由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开展。
同产业共同配送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企业间物流的效率,减少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好地满足顾客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
2、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是指将不同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向顾客输送的一种形式。可分为三种形式1}大型零售业主导的异产业共同配送2)以地域中坚型批发企业为主导的异产业共同配送3)产批组合异型产业共同配送异产业共同配送克服了同产业共同配送固有的缺点,亦即它既能保证物流效率化,又能有效防止企业信息资源的外流,使企业在效率和战略发展上同时兼顾,并能充分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优势
3、共同集配:共同集配是指以大型运输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性共同配送,即由大型运输企业统一集中货物,合作参与企业或批发商将商品让渡给指定运输业者,再由各运输企业分别向全国配送。共同集配不同于上述共同配送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是运输企业发挥着组织、管理和调度的领导作用,而非隶属与配送中心,可以说这是一种运输企业主导型物流,最大的优点是由于物流空间的共有,以及实行统一费用,消减了物流成本,并且支付业务较为合理。
2)纵向共同配送:1、批发与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具体来看,批发与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厂商力量较强的产业,为了强化批发物流机能或实现批发中心的效率化,厂商自身代行批发功能,或利用自己的信息网络,对批发企业多频度、小单位配送服务给予支援,这是保障企业想最终顾客销售更多产品的必要条件。二是在厂商以中小企业为主、批发上力量较强的产业,较之厂商自行设立配送中心,利用拥有全国网络的批发商物流中心,将商品保管、运输、等物流活动全部委托给批发商进行的方式更具效率,而对批发商来讲,集中多数厂商的产品,对零售实行集中配送也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2、零售与批发之间的物流共同化:纵向共同配送的另一种形式是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合作,这也有两种类型:一是目前大型零售业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批发商经销的商品都必须经由该中心,再向零售企业的个店铺进行配送。二是对于中型零售企业来讲,它们不是自己建立物流中心,而是由批发商建立零售商专用型的物流中心,并借此代行零售物流,这种方法对于中型零售业来讲,既可以有效利用批发商所持有的物流,又能享受省略本企业物流中心集配商品环节所带来的利益
纵向共同配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宗旨是实现流通各阶段物流成本的降低。
3.6.2越库配送
越库配送概述:
1、越库配送的功能及目的:越库配送包括任何一种避免在将货物送去零售商之前将其放入仓库的运输方法。相反,分销商仅仅把货物从卸货码头挪到装运码头或者把它放在一个暂时的地方,通过使用条码扫描技术及自动输送设备或者新颖有效的摆放技术来减少物流作业环节,而不是靠降低在供货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传输成本来实现的。
2、关键概念:1)在产品抵达分销中心前或稍后,把它安置在一些特别的地方(如待运区)
2)准备包装、编码及标记容器3)自动化物流操作
3、机会和优势
在分销中心实施越库配送的办法,可以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配送中心劳动力成本。供应商和分销商可一起去掉多余的操作环节及订货标准活动。更多的节约可通过:1)缩短产品操作及储存时间,这样会减少劳动力成本、货损和退货;2)减少库存和运营的空间和要求
越库配送怎样运行
1、越库配送有几种方式,区别方式在于何时确定目的地1)如果在供应商运出商品之前就确定将要发往那个具体目的地,产品可以被标记,直接经过配送中心,不用等待被重新分拣发货。2)如果产品到达分配中心时可以做分配,可以使用标签,启动自动操作系统,把产品分配到各承担配送任务的运输队。3)如果提前的分配信息得不到,也不能启用自动操作系统,可使用运货码头上的一点就空地作为待运区,实施月货配送。
2、复杂的越货配送:如果商品在供应商运出之前就能"预先分配",而且供应商能建立针对各个目的地的,多元SKU托盘,复杂的越库配送就能实现
3、一般越货配送:如果零售商配送中心具备物流自动操作系统(分拣系统),供应商就不必按店分货,因为可以使用标签,货物抵达配送中心前可以不用进行事先分配。
4、简单越库分配: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分配及运输上的协助,只需要知道产品在1~2天内运出就行了,在此过程中,货物被收到后,马上转到运输码头或旁边导热"热线订货运营"区'然后这些大宗货物会被运走。这样,商品储存、补货和运货时间会被大大减少。